2021 全球云计算大会中国站 | Cloud Connect China
2021年6月16-18日
宁波泛太平洋大酒店
我要参会
我要赞助
maltepe escort
konulu porno
bonusdolu.com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会议
专家顾问团
2019大会议程
2020大会议程
议题征集
2020演讲嘉宾
C30-云联世界30位领导人闭门会议
展览
展位图
2020 赞助商
我要参会
为什么参加
注册参会
媒体证申请
我要赞助
为什么赞助
赞助机会
云鼎奖
奖项设置
奖项评选要求及标准
“云鼎奖”申请
2020 获奖名单
入围名单及投票
资源中心
大会新闻
行业新闻
出行交通
酒店住宿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Cloud Connect简介
组织机构
合作媒体
联系我们
.
.
.
.
.
未来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接近1900亿,AI芯片+5G成为技术发展趋势
云计算下半场技术趋势:AI 芯片+5G技术
全球范围内,云正在成为一门巨大的生意,这门生意之大,不仅体现在各大科技巨头的财报数字里,也体现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变化之中。 自2006年AWS发布第一款云服务开始,云计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各个行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支撑。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全球云计算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技术变量,随着AI 芯片、5G技术的逐步成熟,海量的硬件设备进一步加速了边缘计算的快速发展,边云融合,俨然成为云计算下半场里最大的技术趋势。
未来中国云计算行业市场规模将接近1900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市场规模已达378.1亿元。并呈现逐年快速增长态势。截止至2017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691.6亿元,同比增长34.3%,增速快于全球水平。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市场规模将超900亿元。预测2019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并预测到了2021中国云计算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858亿元左右。可见,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较快,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2015-2021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接近1400亿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264.8亿元,同比增长55.7%。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了382.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4.4%。预测2019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521亿元左右,2022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增长至接近1400亿元,达到了1395亿元,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7.92%。
2017-2023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将超1400亿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到426.8亿元,同比增长23.8%。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524.6亿元,同比增长22.9%。预测2019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将达642亿元,2022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将增长至超1400亿元,达到了1410亿元,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1.74%。
2017-2023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云服务行业发展短板分析 ——企业上云存在难度
企业上云的成本和难度是阻碍云服务使用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许多传统企业的业务十分复杂,在选择企业上云的时候有很多阻碍,同时担心标准化的云服务对于业务的理解有偏差,从而导致业务下降;再加上多数企业缺乏足够先进的技术,缺乏标准的虚拟化或容器化工作负载,这就导致企业上云的迁移工作变得十分复杂,在企业与云服务提供商进行实际合作或对接时,产生的问题往往更加严重。另一方面则是成本问题,企业通常不得不创建迁移所需的大多数硬件和软件,从而面临巨额开支,虽然企业方面具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云服务产品价格也不是最首要的考虑方面,但往往是决定用户采购决策的重要因素。这些上云成本和上云难度都给许多企业造成了困惑。
2、数字化发展水平不够
当前国内云服务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国内云服务应用发展还存在低端化、数据中心建设过热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内地域、行业之间的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协同推进各行业领域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打通各领域、各行业、各企业成为“云客户”的最后一公里,才能更好地推进云服务的体系化发展进程。
3、数据安全存在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演进,云服务平台规模不断扩大,云服务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营问题也因此日益凸显,木马、病毒、恶意代码等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各种云平台崩溃、用户数据泄露事件时有发生。云服务上的数据由于具有传统数据的通用特性,还具有云数据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云数据除了包含自己特有的安全威胁和挑战外,也会面临和传统数据一样的类似内部威胁、司法冲突、自然灾害、盗用知识产权、数据丢失和泄露以及服务不可用等安全威胁和挑战。
4、国外巨头抢占中国市场
目前,全球云市场主要由几大巨头把持,公有云市场主要由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谷歌云等几大巨头引领。近几年,各大云服务商在技术上不断寻求新突破,不仅持续推出新产品与新服务,还通过结盟快速积累规模效益等战略试图争取更大的中国市场份额。比如,亚马逊AWS在中国设立独立的技术基础设施区域中心;微软Azure联合腾讯微信推出的Office365微助理等等。国际巨头正在利用与国内云服务商的合作的方式,加快其合规化进入中国抢占云服务市场的步伐,不可否认地对中国现有云市场格局产生了强力冲击,使得国内云服务市场竞争环境日趋紧张、激烈。
云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相关政策支持
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云计算成为我国信息化重要形态和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支撑,并提出一系列发展和保障措施。
2017年4月,工信部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计划在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4,300亿元,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我国首次提出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目标,也充分肯定了云计算服务在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中的基础地位。 2017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推进“互联网+”行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实现路径,并与宽带中国战略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政策文件统筹衔接,是规范和指导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2018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以推动企业利用云计算服务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南》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强化云计算平台服务和运营能力、完善支撑配套服务,推动云平台服务商和行业企业加强供需对接,有序推进企业上云进程,并明确了2020年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的目标。
2、国内云生态体系不断强化
随着云计算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我国云计算服务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应用范畴不断拓展,已成为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支撑,国内云计算服务的云生态体系建设不断强化。
其一,云服务产业在基础设施方面越来越向规模化、集约化、高负载方向发展,给整体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二,在我国当前“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阶段,云计算服务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散,已从游戏、电商、移动、社交等互联网行业向制造、金融、交通、医疗健康等传统行业转变,且随着云服务行业生态链不断完善,各种应用市场逐步趋于饱和,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其三,国内BAT巨头、三大运营商、华为等企业先后开拓云服务业务,其技术能力和规模日益提升,且各巨头正纷纷打造云生态,国内领军企业对云计算行业的掌控力不断强化。
3、三大云服务领域快速发展
在我国云服务的细分行业中,政务云已经成为主要战场,金融云竞争十分激烈,医疗云正在稳步推进,政务云、金融云、医疗云的快速发展体现出了云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政务领域,我国政务云市场形成了以浪潮、华为等为代表的传统IT厂商,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联通、电信、移动三大运营商,以及以太极为首的IT系统集成商的四大“阵营”。金融领域,在行业政策规划和指导意见的推动下,相关监管规则和标准逐渐落地,针对银行业务的云计算技术、解决方案日趋成熟,更多银行基于业务需求启动上云进程。医疗领域,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国内首批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及产业园建设国家试点,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大数据发展体系;随着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的逐步推动,云计算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4、5G技术或将推动云服务加快渗透
高带宽、低时延等网络特性的5G网络有助于云计算使用体验的进一步提升,同时5G应用中广泛使用云服务作为数据计算、存储的底层基础,5G时代的到来有助于云计算、云服务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未来随着5G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多垂直云服务解决方案将被探讨,并进入到实际应用中,云服务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来源:中国IDC圈
Copyright ©
2018 亿百媒会展(上海)有限公司